兒童氣道異物急救,是什么讓孩子轉危為安?是危難時刻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是勇往直前挺身而出的責任擔當,是孜孜不倦對求知領域的追求探索,是白衣戰士的職責使命……
9月8日17時,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兒童呼吸科住院部醫護人員像往常一樣在病房忙碌著,突然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是鳳翔區一位氣道異物的孩子,需要轉至兒童呼吸科急救治療。對于時刻會面臨呼吸道梗阻的患兒來說時間就是生命,醫院立刻開啟氣管異物救治綠色通道,支氣管鏡手術團隊聞令而動,迅速就位。
患兒入院后醫護人員立即對其完善了相關檢查,影像結果提示:患兒左主支氣管內異物。主管醫生向患兒家屬詳細告知了病情和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方案,家屬同意并積極配合搶救。支氣管鏡手術團隊僅用半個小時,便順利從患兒支氣管內取出核桃仁2枚?粗⒆愚D危為安,所有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在手術室外焦急等候的孩子爺爺奶奶得知手術成功也是喜極而泣,深深地向在場的醫護人員鞠了一躬說道:“感謝你們,要不是遇到你們,我們兩個就把娃耽誤了!”
據了解,該患兒在家中進食核桃時突然出現陣發性嗆咳,顏面漲紅,家屬拍背處理后吐出部分,隨后仍有間歇性咳嗽,之后出現嚴重喘息,在當地就醫后隨即轉至兒童醫院治療。兒童呼吸科接診此類急癥時有發現,氣道異物吸入時一般會即刻出現劇烈咳嗽、憋氣,甚至窒息,此時若患兒或家屬未能及時發現,異物可能會下降至下氣道,出現反復咳嗽、氣喘、感染發熱等癥狀。對于氣管內異物,除了防患于未然,及時發現識別也非常重要。
市婦幼保健院內鏡中心成立至今,以成功為數百例患兒實施了支氣管鏡下灌洗術、異物探查及取出術。因為兒童生理的特殊性,小兒氣道異物引起窒息或感染病例層出不窮,輕者可致肺部損害,重者可致窒息死亡,而每年因氣道異物死亡的兒童也不罕見。呼吸道異物多發生于兒童,多發生在5歲以下,其中1—3歲最為多見,異物種類也以瓜子類、豆類為主,鐵釘、滾珠、針頭、圓珠筆帽等也有發現。因此,提醒各位家長,如若孩子發生誤吸,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切勿錯過最佳時機。
信息來源:兒童呼吸科
原文作者:夏育娟
責任編輯:任曉紅、張婷
審核編輯:左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