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服務熱線:18991738120歡迎訪問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寶雞市兒童醫院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寶雞市婦幼保健院 > 婦幼衛生 > 發展概況 > 基層婦幼保健工作
婦幼衛生
基層婦幼保健工作
發布時間: 2022-09-19 15:18:58

基層婦幼保健網絡
  寶雞市轄5區8縣,150個鄉鎮及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8117平方公里,總人口328.2萬。全市13縣區中,市轄區5個、山區縣5個、平原縣3個。共有市、縣婦幼保健機構13所,其中市級婦幼保健院1所,縣區級婦幼保健機構12所,有7所開展了住院業務。建成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1所,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6所,F有市級婦幼保健人員1042人,縣區級749人,鄉級婦幼專(兼)干289人,村級婦幼人員1685人,市、縣、鄉、村四級網絡健全。


組織協調
  多年來,在市衛健委(原衛生局)的直接領導下,建立了以婦幼保健院為主,有防疫、綜合醫院、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急救等組織參加的婦幼保健協作組,加強了對婦幼保健工作的落實;定期召開有婦聯、共青團、教育、民政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研究工作中的問題和對策;隨著《母嬰保健法》的頒布實施,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市衛健、財政、廣電、民政等部門參加的寶雞市貫徹執行《母嬰保健法》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認真貫徹〈母嬰保健法〉的實施意見》,將婦幼衛生工作列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先后在市婦幼保健院設立了寶雞市婦幼衛生項目辦公室、寶雞市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逐級組建了由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婦產科(產科)、內科、外科、兒科、傳染科、病理科等專家組成的危重孕產婦搶救小組,指導轄區產科建設與孕產婦搶救工作;并逐步建立了新生兒死亡評審領導小組及專家組;新生兒疾病篩查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婦幼衛生監測領導小組、出生缺陷診斷專家組;婦幼衛生信息領導小組及婦幼衛生網絡、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領導小組及評審專家組,加強了對婦幼衛生工作的管理。


規范管理
  婦幼保健院建院初期,對基層婦幼保健工作的管理沒有規范的模式,各項工作制度、人員職責、技術規范、管理程序、監測方案均無參照標準,經過多年的工作探素與管理實踐,隨著九十年代世界銀行衛Ⅲ項目在我市的啟動實施,“母親安全,兒童優先”的國際潮流及“兩個綱要”的實施推動了我市婦幼衛生工作發展的步伐,保健工作整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90 年,結合我市婦幼保健工作實際,先后制定并健全了市、縣、鄉、村四級婦幼保健人員工作職責;綜合醫院、工企醫院婦女保健工作職責和兒童保健工作等職責;建立了婦幼保健工作例會制度和婦幼衛生信息管理制度、孕產婦系統管理和五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程序、孕產婦死亡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制度、高危孕產婦三級轉診分級分娩制度等四類23種制度、職責、程序;制定了《孕產婦死亡監測方案》、《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方案》、《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監測方案》、《母乳喂養監測方案》和《出生缺陷監測方案》。經過五年的組織實施于1996年進行了重新修訂并加以完善,2007年結合創建等級婦幼保健機構工作再次修訂,增添新的工作內容,印發至各級醫療保健機構。2009年、2015年、2022年根據國家醫改項目及監測要求不斷修訂完善婦幼衛生監測實施方案。2015年組織編寫了《寶雞市婦幼衛生監測工作監督指導與評估手冊》下發各單位,指導工作開展。


  隨著2010年創建規范化兒童保健門診工作的啟動,制定下發了《寶雞市創建規范化兒童保健門診的實施方案》,制訂了規范化兒童保健門診的創建標準和驗收評分標準;成立了組織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規范創建范圍、創建內容、驗收標準、方法及其步驟,明確了各級機構的職責和創建的要求;對所有擬創建單位進行全員培訓;適時組織專家進行達標驗收;對創建成功的規范化兒保門診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進行抽檢。2019年組織啟動了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建設。截止2021年底,共有164個兒童保健門診通過規范化兒保門診達標驗收。寶雞市婦幼保鍵院建成國家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眉縣和扶風縣婦幼保鍵院建成省級,寶雞市中心醫院、寶雞高新醫院和隴縣、陳倉區婦幼保健院建成市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

  2006年,我市在產科質量檢查的基礎上開展了全面產科建設達標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產科網絡,成立了由衛生局主管領導牽頭、各助產單位一把手參與的市、縣兩級產科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市、縣級產科質量管理中心,產科質量管理中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分別設在同級婦幼保健院內;建立了以寶雞市產科急救中心為龍頭的市、縣兩級產科急救網絡,并一網三設,分設母嬰安全責任網、母嬰安全信息網、母嬰安全轉運網。二是加強了產科管理。制定了《寶雞市產科質量管理辦法》、《寶雞市產科質量控制方案(試行)》、《產科安全管理規定》、《縣及縣以上醫療保健機構產科建設標準》、《鄉級衛生院產科建設標準》,從機構建設、人員職責、制度建設、質量管理、評價措施等方面進行具體規范。三是制定下發了《寶雞市產科工作手冊》,統一了工作制度、人員職責、搶救程序和《產科出入院登記》、《接生登記》、《危重孕產婦搶救登記》三種登記冊。2002年成立了產科質量管理委員會,于2009年進行調整。2013年更新了產科工作制度及人員職責。四是嚴格執行產科建設先達標、后準入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加強對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的機構、人員和技術的管理,嚴格執行許可制度。五是建立了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與轉診機制。制定了《寶雞市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與轉診工作方案》,構建了以市級為核心、聯合為樞紐,縣級為基礎的分級負責、縱橫聯動、運轉高效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與轉診網絡。六是組織實施了孕產婦“五色”管理,保障了母嬰安全。七是堅持孕產婦死亡評審制度。八是加強了對產科工作質量的督查。從2001年起每年組織產科專家及產科搶救小組成員和衛生管理人員,對市直市管、工企、部隊醫院及縣級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進行產科質量檢查。通過督查,從根本上改善了產科布局,改建了不合理的設置,完善了產科功能,取締了不達標機構的助產業務。九是建立了產科質量報表系統,每季度定時收集產科質量信息,為強化全市產科質量管理,積累了第一手資料。2018年,組織開展了母嬰安全優質服務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38所醫療保健機構達到產科建設標準。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建成國家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示范單位,寶雞市中心醫院等15家助產機構建成市級示范單位。


  1993年10月,市婦幼保健院實行母乳喂養宣教指導一條龍服務,率先建成國家級愛嬰醫院,拉開了我市“愛嬰醫院”創建活動的序幕。之后,全市分5批對基層醫院的產、兒科醫生進行師資培訓,市衛生局積極組織管理和技術專家巡回指導創建工作,并邀請省級和市級評審專家對創建醫院進行評審驗收。截止2001年,先后有58所市、縣級有產科床位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創建成愛嬰醫院;有76所鄉級衛生院創建成愛嬰鄉衛生院。2013年,市衛生局根據國家和省衛生廳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母乳喂養和產科安全管理專項檢查。對全市具有接產資質的47家助產機構是否參與母乳代用品推銷贈送,新生兒身份識別、交接制度和流程,死胎、死嬰及胎兒附屬物的處置等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規范了產科管理。2014年市衛生局開展了全市愛嬰醫院復核及創建工作,全市共有47家機構申請復核及創建,經過驗收,共有40家單位通過,合格率為85.11%,被國家衛計委授予“愛嬰醫院”稱號。全市各級醫療保健機構每年都把廣泛開展母乳喂養宣教指導作為愛嬰醫院工作的一項核心內容,積極開展愛嬰醫院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及母嬰同室的優點,利用“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5.20母乳喂養日、“世界母乳喂養周”等時機,組織群眾性的母乳喂養宣傳活動,提高了母乳喂養率。


  為了進一步婦幼保健機構規范管理,1997年啟動了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工作,同年我院創建成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隨后陳倉區、鳳翔縣、隴縣建成一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07年再次啟動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工作,同年我院建成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09年、2010年眉縣、隴縣、扶風縣婦幼保健院率先創建成為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11年由財政部、衛生部一次性安排我省并由省財政廳、省衛生廳安排我市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2360萬元,為全市12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配置必要的醫療設備和維修改造。對提供住院服務和不提供住院服務的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分別按210萬元和170萬元標準進行補助。2012年,市局按程序完成了設備招標采購和維修改造,切實提高了基層婦幼保健機構的服務能力。2016年陳倉區、岐山縣、鳳翔縣婦幼保健院創建成為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至此,我市共有6家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建成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占全市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的50%。


基層婦幼人員培訓
  從建院至2021年底,我院共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358期,培訓婦幼保健相關人員55768人次。累計舉辦以婦幼保健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婦幼衛生信息統計相關知識和“五項適宜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學習班84期,《母嬰保健法》相關知識培訓28期,婦幼衛生項目相關培訓92期,對全市縣、鄉婦幼保健人員、產、兒科業務人員進行了以提高產、兒科技術水平為目的的培訓147期。在2021年在婦女健康促進項目、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暨艾滋病、梅毒乙肝阻斷項目中創新性的采用跟班培訓的模式對基層人員進行培訓,培訓時間長,培訓內容豐富且切合臨床,共舉辦21期,培訓骨干108人。這些培訓內容豐富,參訓人員眾多,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全市婦幼保健事業發展培養了大量實用型人才。 

兩個系統管理及婦兒疾病防治
  建院初期,婦女保健工作重點是宣傳和推廣新法接生,改造舊法接生,到1986年在全市推行以孕產婦系統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圍產保健試點工作,1988年開展了以有償保健為龍頭的婚前保健和圍產保健工作,并采取了保健保償、有償服務和無償服務分類指導的原則,落實了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在全市統一規范了《孕產婦保健手冊》,并于2002年進行了修訂,此后每兩年修訂一次,使孕產婦的系統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規良性運轉的軌道。結合社區衛生機構成立,2009年制訂了《城市孕產婦系統管理實施方案》,使孕產婦系統管理不斷規范化。2009年全市開始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全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及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得到有效提高。2010年起全市啟動基本公共衛生孕產婦健康管理項目,為孕產婦提供免費的產前檢查服務,進一步將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落到了實處。2017年起下發了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規范,全面開展孕產婦相關風險的篩查、評估分級與管理工作,落實高危孕產婦專案、全程、動態管理。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由1988年的32.8%提高到2021年的98.64%,住院分娩率由68.21%提高到100%,高危孕產婦管理率達100%,孕產婦保健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


  兒童保健工作在1988年以前僅局限于一年一次的兒童體檢和計劃免疫接種。1988年推行了兒童保健保償制;1996年以全國統一《 出生醫學證明》的使用為契機,實行孕產婦系統管理、住院分娩、兒童系統管理一條龍服務,全面加強了兒童系統管理工作;2007年以創建等級婦幼保健院為目標,逐步開展多元化的兒童保健服務;2009年以衛生部下發的《全國兒童保健管理工作規范》及《0-36月兒童健康管理規范》為藍本,定期深入托幼機構進行衛生保健指導、膳食營養分析、健康檢查等工作,并納入托幼機構的等級評審;2010年起,我市啟動了基本公共衛生0-36月兒童健康管理項目工作,為轄區內所有0-36月的兒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服務,2011年10月將服務對象擴大至6歲,進一步拓寬了服務人群范圍;2014年根據中、省文件精神,制定下發了《寶雞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辦法》,制定了托幼機構衛生評價制度,加強了對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監督管理,提升了4-6歲兒童保健工作質量;2016年我市啟動為期三年的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示范園及規范園的創建工作,建成衛生保健示范幼兒園38所,切實提高了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水平。全市兒童系統管理率由1988年的35.23%提高到2021年的96.07%。
  在婦兒疾病防治工作中,一是為關愛女性,提高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早診早治率,降低“兩癌”死亡率,促進婦女健康水平提升,自2009年起,在全國選擇項目縣區,開始實施了農村婦女“兩癌”篩查項目,我市陳倉區被首批納入試點。2012年擴大至陳倉區、岐山縣、扶風縣、隴縣、鳳縣5個縣區,其中陳倉區和隴縣篩查宮頸癌和乳腺癌,其他縣區只篩查宮頸癌。2018年、2019年再次調整了項目縣區增加了千陽縣、麟游縣、太白縣3個縣區,其中五個國家級貧困縣和陳倉區篩查宮頸癌和乳腺癌,岐山縣和鳳縣只開展宮頸癌篩查。2020年改進篩查方法全面實施婦女健康促進項目,實現35-64歲婦女免費宮頸癌HPV篩查全市全覆蓋,免費乳腺癌篩查脫貧縣區全覆蓋。二是加大兒童疾病防治工作力度,90年代全市在二分之一鄉鎮推廣ARI標化管理技術和ORT口服補液療法,使嬰幼兒肺炎死亡比率由22.3%下降到13.99%,減少了5歲以下兒童腹瀉合并脫水癥的發生;開展了小兒生長發育監測和營養監測工作,并制定了干預措施。2005年啟動了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使新生兒窒息導致的死亡大幅降低;2011年針對先天異常,啟動了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項目;2012年后,先后啟動實施了早產兒干預、0-6歲兒童殘疾和嬰幼兒血管瘤篩查項目,提高了患病兒童早診早治率。


《母嬰保健》執法
  1995年6月1日,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全市采取電視、廣播講座,組織宣傳車輛,配發錄像帶,散發傳單等多種方式廣泛進行宣傳,營造良好宣傳氛圍的同時建立了市、縣區母嬰保健執法監督隊伍。
  在《母嬰保健法》實施過程中,為積極貫徹原國家計生委、衛生部、原國家藥監局《關于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原市衛生局與市計生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的通知,嚴厲打擊非法實施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行為,確定市婦幼保健院為全市14周以上妊娠醫學需要引產的定點診斷機構。2005年起母嬰保健執法工作由市衛生監督所接管。

《母嬰保健證件》管理
  2007年,結合《母嬰保健法》實施,我市將平原縣農村和鄉衛生院所在村的接生員轉為保健員,不再開展接生工作;只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農村允許設接生員,對擬聘為接生員的人員進行理論培訓和技術考核,合格者依法發給《家庭接生員證》,取締了一批知識技術落后、年齡偏大的接生員。按照母嬰保健法的要求,每三年舉辦一次市級《母嬰保健法》法律法規暨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培訓班,對市直市管醫療保健機構從事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人員及縣級師資進行培訓和執業資格審核,統一換發市級《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合格證》。
  2019年2月2日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令(第2號)精神,2021年我市母嬰保健證件的發證及效驗工作交由行政審批局進行,母嬰保健技術培訓由市縣區的婦幼保健機構進行,并對《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許可及人員資格管理辦法》權限重新進行劃分,調整后市、縣(區)許可權限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劃分如下:施行助產技術、結扎手術、終止妊娠手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產前篩查的醫療保健機構,由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或衛健局負責許可和事中事后監管;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衛生技術人員,仍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和市衛健委分別負責許可和技術指導;從事產前篩查的衛生技術人員,繼續向省衛健委報名參加產前篩查技術專業培訓;已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或市衛健委許可的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和施行助產技術、結扎手術、終止妊娠手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其校驗、變更、換證等許可事項由各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承接。

《出生醫學證明》管理 
  90年代初期,全市統一使用了原省衛生廳印制的《出生醫學證明》, 從1996年起使用由衛生部統一印制的《出生醫學證明》。2005年7月全市重新修訂了《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程序,與公安局聯合下發了《寶雞市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明確了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發放、簽發、訂購制度。研發了《圍產兒系統管理軟件》及《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軟件》,并為全市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安裝了應用軟件,實現了產科信息計算機管理和《出生醫學證明》的計算機打印。在全省率先將《出生醫學證明》與產科質量一并納入計算機管理,實行機打出生醫學證明和《出生醫學證明》發放層級負責制、事故追究制。2009年,根據國家衛生部要求,全市于2009年1月1日起免收《出生醫學證明》工本費。2010年再次與公安局聯合修訂下發了《寶雞市關于下發進一步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出生醫學證明》發放登記制度、申領程序、領取數量、簽發、換發、補發及特殊情況下《出生醫學證明》辦理程序,實行專人管理、證章分離、嚴格審查、定期核對、納入考核。2014年1月1日起,全市統一啟用了第五版《出生醫學證明》、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和新版出生醫學證明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市、縣管理機構通過互聯網對簽發機構《出生醫學證明》發放的動態管理,并聯合市公安局制定下發了《關于啟用和規范管理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了證件的簽發、換發、補發工作。2019年1月1日起,啟用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一制發的(第六版)出生醫學證明。2020年3月為進一步細化管理,下發了《寶雞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的通知》。2021年9月10日起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24號)精神和《陜西省司法廳關于開展清理各類強制登報公告事項相關工作的通知》(陜司通(2021)95號)及《寶雞市司法局關于開展清理各類強制登報公告事項相關工作的通知》(寶司辦發(2021]98號)要求,停止我市補辦出生醫學證明辦理中的登報聲明資料。截止2022年6月底,全市累計發放出生醫學證明831133份,無差錯事故發生。

項目工作
一、重大公共衛生婦幼項目
    育齡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于2008年在我市陳倉區、鳳翔縣、扶風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鳳縣、太白縣8個縣區啟動,2009年起新增加了渭濱區、金臺區、岐山縣、眉縣,項目實現全覆蓋。多年來,緊緊圍繞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任務目標, 通過人員培訓、社會宣傳動員、為準備懷孕或早孕3個月內的育齡婦女免費發放葉酸,指導其在孕前3個月至孕早期3個月(共6個月)內規范服用,提高出生缺陷防治的意識。截止2022年6月底,全市共發放葉酸168.2萬瓶,共有419763名育齡婦女服用了葉酸片,葉酸服用率達98.97%。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于2011年6月在我市啟動,全市所有醫療保健機構開始實施孕產婦艾滋病、梅毒、乙肝檢測及感染孕產婦母嬰阻斷工作,渭濱區被確定為項目試點縣,2016年,項目范圍擴展至全市十二縣區。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我市制定下發了《寶雞市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下發了項目物資管理、使用程序及項目督導標準;定期舉辦項目培訓,撥付項目資金,配發項目防護物資、檢測試劑、乙肝免疫球蛋白及艾滋病抗病毒藥品;定期匯總分析項目實施效果;逐步規范我市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運行機制。為切實加強對艾滋病孕產婦及其所生嬰兒管理,制定下發了《寶雞市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實施方案》,2019年,轉發了《陜西省衛健委關于調整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區域實驗室和優化艾滋病母嬰傳傳播率算法的通知》,將我市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早期診斷區域實驗室調整至北京海淀區婦幼保健院,2020年,下發了寶雞市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重點案例評審實施方案,開始對2歲以下暴露兒童中發生艾滋病感染或死亡的重點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問題并改進工作。2021年,依據國家新版規范及省級項目方案,制定下發了寶雞市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2021版),加快推進消除母嬰傳播進程。新方案強化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及所生兒童管理,要求密切監測感染孕產婦肝臟功能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孕產婦進行抗病毒治療,并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預防母嬰傳播干預效果進行評估。 


  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共對385530名孕產婦進行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咨詢,住院分娩產婦檢測率由65.77%提高到100%,檢測出艾滋病感染孕產婦23例,梅毒感染孕產婦32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7979例,對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均納入項目綜合管理。

二、基本公共衛生孕產婦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項目
  2010年4月1日全市啟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孕產婦和0-36月兒童兒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2011年根據國家規范要求將兒童服務對象擴大至0-6歲。項目工作伊始,全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印制宣傳彩頁、制作條幅,各縣區統一印制宣傳版面,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多種形式的宣傳途徑,提高了項目的知曉率。市項目辦多年以來堅持為十二縣區統一印制、發放《孕產婦保健手冊》和《兒童保健手冊》,并在全市積極推廣使用陜西母子健康e手冊。2021年全市孕產婦早孕建冊率達97.84%,產后訪視率為98.62%;新生兒訪視率為99.27%;兒童健康管理率為95.65%。


三、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
  2019年,為預防出生缺陷、減少殘疾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我市自當年8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實施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各縣區印制并發放了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結算單、明白卡,公示了項目辦理流程及服務承諾書,同時利用廣播電臺、報紙、宣傳彩頁、電子屏、橫幅、車載廣告和各類新媒體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提高了群眾的知曉率。
  新生兒疾病篩查
  2007年4月我市成立了寶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當年6月全市啟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對所有新生兒進行苯丙酮尿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兩個項目篩查;2011年增加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及葡萄糖六磷酸脫氫酶缺乏癥兩個項目篩查;2012年啟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2014年,在扶風縣、千陽縣、隴縣、麟游縣、太白縣等5個縣實施國家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對項目縣戶籍新生兒免費進行苯丙酮尿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篩查;2015年,對孕產婦系統保健免費基本服務項目省級試點縣區戶籍新生兒進行免費苯丙酮尿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篩查;2016年,全市戶籍新生兒均按各縣區項目規定享受免費苯丙酮尿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篩查服務。2019年8月,我市全面啟動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采用聽診器和經皮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儀對出生后6-72小時的新生兒進行心臟雜音聽診和經皮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對篩查陽性患兒進一步明確診斷,對確診患兒進行治療。
  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啟動以來,一是嚴格按照衛生部《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的要求積極開展篩查、確診和治療工作。二是實施市級新篩陽性救助項目。自2009年起,我市財政局下撥專項資金,建立新篩陽性患兒診療救助基金。對具有本市戶籍,確診為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或苯丙酮尿癥的患兒,免費提供治療救助及6歲內的生長發育評估和跟蹤管理。三是成立新篩陽性寶寶家長俱樂部,建立患兒家長微信群,定期開展活動。四是落實兒童苯丙酮尿癥醫療保障工作。2017年6月1日我市全面啟動了兒童苯丙酮尿癥醫療保障工作,將全市0-18歲兒童苯丙酮尿癥(含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癥)的治療費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報銷苯丙酮尿癥治療性食品、專用藥品以及門診檢查等相關費用,報銷比例為70%,并確定市婦幼保健院為全市兒童苯丙酮尿癥定點救治機構。五是開展出生缺陷(遺傳代謝。┚戎。2018年10月起,按照陜西省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印發陜西省出生缺陷(遺傳代謝。┚戎椖糠桨傅耐ㄖ芬,我市啟動了出生缺陷(遺傳代謝。┚戎椖,為寶雞市戶籍、臨床診斷患有遺傳代謝病、年齡18周歲以下(含)、家庭經濟困難、醫療費用自付部分超過1000元的患兒申請救助基金,確定寶雞市婦幼保健院為該項目的定點實施單位。

  通過不懈的努力,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逐步上升,遺傳代謝性疾病由2007年的29.2%上升至2022年6月的97.50%,聽力篩查率達97.20%;項目啟動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開展免費先天性心臟病篩查66832人,發現可疑陽性新生兒 2170例,先天性心臟病確診人數714例。


  市級新篩陽性患兒救助基金累計救助苯丙酮尿癥患兒64例,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395例,使患兒維持了智力和體格發育的正常;省級0-18歲苯丙酮尿癥定點醫療救助工作啟動后,累計為77例苯丙酮尿癥患兒辦理了定點醫療救助手續,實行專案管理,提供定點醫院干預救治;累計為17例遺傳代謝病患兒申請了出生缺陷(遺傳代謝。┚戎。截止2022年6月底,5個國家級貧困新篩項目縣累計完成免費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47254例,確診苯丙酮尿癥12例,確診甲低47例;聽力篩查47229例,確診聽力障礙15例。確診患兒均已被救助治療。

  產前篩查
  2015年5月,我市全面啟動孕產婦產前血清學篩查項目。產前血清學篩查,是在孕婦妊娠15-20+6周內,抽取靜脈血,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技術測定孕婦血清中的生化指標,結合孕婦的年齡、孕周、體重等因素來評估胎兒罹患21-三體綜合征(唐氏綜合征)及胎兒神經管畸形、18-三體綜合征(愛德華綜合征)的風險,對篩查出的高風險孕婦重點管理,明確診斷,及時干預,減少出生缺陷的出生。2016年起,除省級孕免項目縣(金臺區、鳳翔縣、岐山縣、眉縣、隴縣、鳳縣),其余縣區由市財政出資,對轄區孕婦進行免費產前篩查。2019年8月,我市全面開展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我市產前篩查工作開展以來,通過統籌安排,建立了以市婦幼保健院為篩查中心,全市其他助產機構為采血終端,各縣區婦幼保健院為紐帶的全市產前篩查網絡,制定了工作流程,開展了業務培訓,推動項目工作順利開展。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共為14.07萬名孕產婦進行了產前血清學篩查,檢出高風險孕產婦9219人。


  產前超聲檢查
  2015年,我市啟動實施了產前超聲檢查項目,項目包括產前常規超聲檢查和產前系統超聲檢查兩方面內容。為了確保項目順利運行,全市統一制定下發實施方案,組織人員參加各級培訓, 分級完成機構資質認定工作,建立篩查及轉診網絡,目前已形成一個篩查中心(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兩個分中心(寶雞市中心醫院、寶雞市人民醫院),21個系統超聲檢查機構,12縣區產前常規超聲檢查全覆蓋的檢查網絡。(1)產前常規超聲檢查:我市2015年5月開始實施產前常規超聲檢查項目,2015年確定鳳翔縣、眉縣、隴縣為項目縣,2016年新增金臺區、岐山縣、鳳縣為項目縣,2019年實現了全覆蓋,對轄區內戶籍孕婦進行3次免費產前常規超聲檢查。截止2021年底共開展免費產前常規超聲檢查215522例次,發現可疑異常胎兒類型2049例次,轉診316人。(2)產前系統超聲檢查:我市從2015年1月起對全市產前系統超聲檢查進行統一管理,2015年-2021年全市共開展產前系統超聲檢查236765例次,發現畸形2221例次,轉診851人。

四、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
  2019年底,我市啟動實施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確定扶風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太白縣五個國家級貧困縣為項目縣,分別組織召開了項目啟動會,對相關業務人員開展了兒童營養包的服用、儲存規范、出入庫管理登記、建立臺賬、異常反饋等相關內容培訓工作。對項目縣廣大群眾開展了政策宣傳、兒童營養包的作用好處等宣傳。定期對項目縣目標兒童服用情況進行身體指標監測等,對兒童營養包的效果進行追蹤。截至2022年6月底,共為五個項目縣39個鄉鎮、425個行政村的6-24月齡兒童發放營養包188716人次,有效服用187582人次,有效服用率99.4%。

五、孕產婦死亡評審項目
  孕產婦死亡評審是通過用明確的標準對病例進行系統回顧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醫療保健服務質量的過程。為了能及時發現孕產婦死亡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干預措施,以達到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和產科質量、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目的,我市自1987年開始開展全市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并堅持每年組織評審。市級搶救小組成員參與和指導縣區危重孕產婦搶救及死亡評審工作。一是成立了市、縣兩級孕產婦死亡搶救專家小組,明確責任與分工;二是不定期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開展產科質量檢查工作;三是實行孕產婦死亡超標一票否決制及主管領導約談制度,凡孕產婦死亡例數超過2例或超過上年度轄區孕產婦死亡例數的縣區取消當年評選先進資格;四是在每年組織召開一次的全市孕產婦死亡評審會上對全市孕產婦死亡做死因分析,完成評審報告,制定干預措施并組織實施,使我市的孕產婦死亡率逐年下降。

六、新生兒死亡評審項目
  我市自2010年開始開展全市新生兒死亡評審工作,并堅持每年評審一至兩次。市級新生兒死亡評審專家組成員參與和指導縣區危重新生兒搶救及死亡評審工作。一是成立了新生兒死亡評審領導小組及專家組,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各級職責;二是制定了《寶雞市新生兒死亡評審方案》和《新生兒死亡評審工作規范》;三是對市、縣評審人員進行培訓;四是市級每半年、縣區每季度召開一次新生兒死亡評審會;五是市級派遣評審組專家參與指導縣(區)級新生兒死亡評審會;六是每年組織專家分析全市新生兒死亡原因及各項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并組織實施,使我市新生兒死亡率逐年下降。


七、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
  國家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于2004年4月啟動了國《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2005年底,我市全面啟動第一輪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工作。項目啟動后市縣均制定相應工作計劃,將新生兒窒息復蘇理論與實踐操作納入產科建設達標驗收,實行一票否決制,凡窒息復蘇技術不過關的單位取消其產科建設達標資格及年終評優資格。2006年,結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工作,集中舉辦了5期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培訓班。同時,將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列入全市婦幼衛生崗位大練兵及“三基三嚴”考核的必考內容加以要求。2008年、2009年、2012年分別接受了國家及省級項目督導和終期評估。2013年啟動實施了第二輪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當年對全市縣級以上助產機構產、兒科243名醫護人員進行了新生兒復蘇培訓。2014年對市直市管6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再次就新生兒復蘇技術國際新理念及新標準進行了培訓和考核。2017年選派3人參加省級新生兒復蘇師資培訓,2018年按照《陜西省衛計委辦公室關于開展產科出血規范化救治和新生兒復蘇適宜技術培訓推廣督導工作的通知》積極組織開展市級新生兒復蘇適宜技術培訓推廣及市級師資認證工作。分別在2019、2020舉辦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班,共培訓270余人;2021年通過全市產科質量檢查督導工作形式,對基層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進行全程督導培訓。截止2021年底,累積培訓人次達5734人次。

婦幼衛生信息管理
  婦幼衛生年報統計工作從 1984 年起實行,歷經多次變革,分別由各縣婦幼保健院(所)每季度上報一次,市婦保院每年召開兩次報表匯審會。 1999 年在國家衛生部婦幼衛生統計報表基礎上,制定了全市《鄉級規范化報表》、《孕產婦系統管理登記冊》、《高危妊娠登記冊》,配發到各個鄉鎮,從而改變了鄉鎮衛生信息斷層、凌亂現象,使信息充分發揮其參謀作用。隨著 2000 年全市婦幼衛生信息實行計算機網絡上報,2005年、2010年按照國家要求對婦幼衛生信息軟件進行更新。2014年婦幼衛生年報改版為網絡系統直報,全市婦幼衛生信息已基本實現計算機網絡上報全覆蓋。2021年國家對婦幼衛生信息平臺進行了進一步更新,該系統運行于政府網,安全性較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對信息審核、上報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我市根據新的要求,加強了對業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按照新的要求客觀、準確的收集上班信息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


  在工作中:一是健全信息組織,加強信息工作領導。成立以市婦幼保健院院長為組長、各縣區婦幼保健院院長共同參與的寶雞市婦幼衛生信息領導小組及各縣區婦幼衛生信息主管人員參與的信息網絡小組,明確了各級責任,夯實了工作任務;二是鞏固健全了婦保健四級網絡。為確保婦幼人員的相對穩定,保障婦幼衛生信息的連續性,縣、鄉、村級人員變動均需經上級相關部門審批,市、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對基層婦幼衛生工作加強管理,定期開展業務指導,為婦幼保健事業的持續性發展儲備了人力資源;三是嚴格婦幼信息質量管理。建立健全了信息管理工作制度、職責,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加強婦幼信息質量控制,不斷完善基層婦幼保健基礎資料的登記管理,按制度、按常規認真開展婦幼衛生年度報表及“三網監測”工作,正確理解婦幼信息統計中的相關概念,動態監控、及時糾正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評價,不斷提高婦幼信息質量,確保數據信息準確無誤。四是建立了信息考評機制。一方面將婦幼衛生信息管理納入婦幼衛生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之一與年終評優掛鉤;另一方面建立婦幼衛生信息量化考核制度,按照《寶雞市婦幼衛生信息質量控制量化標準》,縣級每季度、市級每半年進行一次信息質量控制。

婦女兒童健康狀況監測
  為了動態掌握全市婦幼工作及婦兒健康狀況,按照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原則,抽取了四個縣區 24 個鄉鎮辦建立了我市婦女兒童健康狀況監測網絡,在我院基層保健科設立了監測中心,建立了質量控制制度。一是在12縣區開展孕產婦死亡監測;二是在全市范圍內開展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三是在全市開展醫院出生缺陷監測;四是承擔國家“三網”監測和人群出生缺陷監測任務;五是2010年市婦幼保健院和市人民醫院被確定為國家危重孕產婦醫院監測點;六是2011年金臺區被確定為國家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點;七是在四個縣區抽樣開展市級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在2012年全國婦幼保健機構監測工作評比中榮獲優秀地市級數據利用獎,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市。
  孕產婦死亡監測
  我市從 1987 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孕產婦死亡監測工作,并針對死亡原因進行干預。近年來,孕產婦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65.7/10萬下降到2021年的5.28/10萬,下降了91.96%。僅2004年2020年高于全國同期水平,2012、2014、2016年、2020年高于全省同期水平,其余均低于全國及全省同期水平,目前,城市與農村死亡率差別不大。


  從孕產婦死因順位分析,1990-2021年我市孕產婦死亡主要三大死因為產科出血、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羊水栓塞。2005年以前,產科出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且主要發生在農村。2006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位居死因首位。2007-2008年產科出血及間接產科原因中的血管疾病導致的死因增加。2016-2021年直接產科因素死亡占33.33%,間接產科因素占38.89%、其他因素占27.78%。近兩年,產科因素中的產科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造成的死亡均有所下降,而非產科因素造成的死亡明顯增加。
  近幾年死亡病例評審結果來看,主要為不可避免的死亡!笆北砀裨u審分析結果顯示,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個人家庭因素日漸突出,其中主要表現為孕產婦家人對知識技能方面中不知道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未重視疾病導致錯過最佳治療干預時機為主,隨著健康知識理念的普及,孕產婦保健工作的加強,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仍有較大空間。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
  我市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是在原圍產兒死亡監測的基礎上于 1990 年在現監測網點上全面展開的,我市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從 1990 年的 47.07‰ 下降到 2021年的3.59‰,下降了92.37% 。1999年以前位居全省與全國之間,2000年至今始終低于全國及全省同期水平。

  從死亡死因順位來分析,2006年以前我市5歲以下兒童死因順位為新生兒窒息、肺炎、早產、先天異常及意外原因,2006年-2015年先天異常(含先天性心臟。⿲е碌乃劳鑫痪邮孜,2019-2020年,意外造成的死亡躍居第一位。2021年因早產導致的死亡位居首位。

  出生缺陷監測
  1、醫院出生缺陷監測
  1996 年我市抽取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金臺醫院、眉縣婦幼保健院、眉縣人民醫院、千陽縣人民醫院、千陽縣婦幼保健院、鳳縣縣醫院10家助產機構為監測點;2011年將眉縣調整為扶風縣,將扶風縣人民醫院和扶風縣婦幼保健院納入監測點;2015年增加眉縣婦幼保健院、鳳翔縣醫院、隴縣人民醫院;2016年將千陽縣婦幼保健院調整為麟游縣醫院,目前全市共確定13家助產機構為出生缺陷醫院監測點。2020年,陜西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開通“三網”監測信息報告版塊,全市所有助產機構均可通過該系統實時上報出生缺陷個案,按月上報圍產兒情況報表。2021年監測結果顯示,城鎮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率為213.31/萬,鄉村為148.91/萬,城鎮高于鄉村,孕28周內確診的占53.14%,超聲診斷占76.7%,孕母年齡在35歲以上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出生缺陷發生順位前五位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多指(趾)、尿道下裂、馬蹄內翻足、腭裂。
  2、 人群出生缺陷監測  
    2006年,我市啟動人群出生缺陷監測,金臺區的西關、中山西路、 中山東路、群眾路、東風路、十里鋪、臥龍寺共7個街道辦事處被確定為國家級監測點,2016年增加金臺區硤石鎮、金河鎮、陳倉鎮、蟠龍鎮4個鄉鎮為監測點,至此金臺區人群出生缺陷監測實現11個鄉鎮及街道辦事處全覆蓋。
  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
2011年10月1日起,國家監測辦確定我市金臺區十里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群眾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硤石鎮衛生院、蟠龍鎮衛生院4個鄉鎮(街道)為國家級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點。監測對象為監測點中監測村(居)委會內居住的所有5歲以下兒童。監測內容有:5歲以下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喂養情況、2歲以下兒童母親的孕期情況及5歲以下兒童兩周患病情況。
    我市的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最早開始于1992年,在進行廣泛基線調查的基礎上,分兒童營養和母乳喂養兩大部分,采用回顧性調查填寫問卷的方式進行監測,每年進行匯總分析,為行政部門制定兒童營養改善、提高母乳喂養率干預措施,提供依據。經過近20年的監測與干預, 我市5 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呈顯著下降,由 1992 年的 18.52% 下降至 2021年的3.59%;母乳喂養率明顯提高,由 1992 年的 54.5% 提高至2021年的80.65%。
  危重孕產婦醫院監測
  2010年10月,我市啟動國家危重孕產婦醫院監測工作,市婦幼保健院、市人民醫院被確定為監測點,對監測醫院產科入院的所有孕產婦或者進入ICU的孕產婦以及院內所有科室死亡的孕產婦均按要求填寫個案調查表。
監測結果顯示:2021年我市危重孕產婦發生率為2.81‰,2020年為6.32‰,下降了3.51‰;2021年合并癥并發癥發生率為96.39%,2020年為96%,上升了0.39%。合并癥并發癥發生率前三位依次是貧血(65.32%)、糖尿。20.68%)、產科出血(12.67%)。剖宮產率控制取得一定成效,剖宮產比例由2012年的46.32%,逐年降低到2021年的30.80%,下降了15.52%。

寶雞市婦幼保健院
微信號:gh_5e2cc68dd2c4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新建路東段2號
婦產醫院:新建路與西鳳路交匯處
電話:18991738120
寶雞市兒童醫院
微信號:gh_651dd89a4491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經二路15號
兒童醫院:經二路與西鳳路交匯處
電話:18991738120
版權所有:寶雞市婦幼保健院 陜ICP備18002808號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www 国产超碰91人人做人人爱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奇米77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幕成a人 久久黄片